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文 / 健康时报记者 乔靖芳
“17年前的SARS‘毒王’就曾出现在我们科!”回想非典,荣获广东省抗击“非典”三等功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说,那个病例太让我印象深刻了!
那时候所说的“毒王”其实就是现在的“超级传播者”,据林炳亮回忆,当年这个病例先后传染了大约130人。
“我们科的邓烈贤教授也因在救这位病人的过程中不幸被感染牺牲了,‘毒王’的家人,参与转院、诊治的多位医务人员等等都被感染,有些还成为二代传播者……”。林炳亮感慨,不知道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会不会有这种超级传播者,希望没有,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!
接触传播,可能摸了同一个门把手也算
“我最近碰到了一个病人,不管怎么问都问不到他的流行病学史,最后反复问了很多次,他才想起来是因为月初他们有一个同事从武汉回来,这才搞清楚。”林炳亮说,患者的那位同事一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都没有,这位病人就没在意。
“新冠防控还是面临很大的挑战!”这是记者在采访时,林炳亮说的最多的一句话。他总结了两个难点,那就是无症状的感染者和潜伏期的感染,现在逐渐暴露出来。
当林炳亮遇到这位让他头疼的患者时,他就意识到可能存在无症状的感染者这种情况,而这些感染者也是会“排毒”的,这些病毒也会传染给其他人。
“早期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就把这部分病人漏掉了,导致现在防控很被动。”林炳亮感叹。
这也提示我们,防控疫情,戴口罩、勤洗手现在看来可能还不够。1月28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四版)》明确提出: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,亦可通过接触传播。
所谓“接触传播”,林炳亮解释,就是接触到病毒污染物品,譬如感染者用过的物品、分泌物、排泄物等等。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碰到眼黏膜、嘴巴、鼻子这些部位,就容易侵入体内。可能因为你和潜伏期或者无症状的患者摸了同一个门把手,你就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病毒潜伏期传播者。所以,最好与这些人减少近距离的接触(1-2米之间或者1.5米的距离),避免公用一些物品。
林炳亮提示,有可能接触到的,都一定要观察10天左右,有条件的,最好做一个核酸检测,减少下一代病毒传播者的出现。
新冠出院病人的疑问:我的衣服还能要吗?
武汉3名被感染医生出院;上海第4例患者痊愈出院;江西首例患者出院……
截止1月28日22时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愈73人!
“出院前焚毁衣物,全方位检测,所有的传播途径都检查了一遍。”首个治愈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——23岁的小李从金银滩医院出院时,这么说。
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说,在病人离开隔离病房出院的时候,对他的用品和衣物进行消毒,非常有必要。林炳亮介绍,出院标准有严格的规定,其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(采样时间间隔至少24小时),如果说病人已经达到了出院标准,就说明患者已经没有传染性了,也就没有必要隔离了。
新冠病毒跟SARS类似,都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一般来说,得过这个病后身体就会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,不会重新感染到这个病毒了。林炳亮补充说,他和在武汉的专家沟通了解过,目前随访的治愈病例还没有发现复发和二次感染的情况,而且恢复得都非常好。
林炳亮提示,由于病人是从隔离病区出去的,可能携带一些病毒(一般来说,这些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很短),回到家后,病人所穿的衣服用酒精或者含氯的消毒剂消消毒,或者更简单的办法是用热水浸泡等高温处理也可以。
“很多人说干脆扔了吧!”林炳亮提示,烧了或者扔了也可以,但是一定要扔到该扔的地方,最好按照医疗垃圾来处理,或者用密封袋封装好再扔。
抗击新型肺炎,我们有信心
与当年抗击SARS相比,林炳亮主任也更多了份信心:目前来看,危重症和病死率要比SARS低,给医生留了更多救治患者的时间。而且,科研速度也加快了很多。
“SARS初期我们常喊‘打敌人’,其实不知道敌人是谁,也不知道怎么打。”林炳亮说,那时候只知道它会导致一种很严重的肺部疾病,病毒也是很久之后才分离出来,对它的了解也只有这些。而这一次,我们很快就锚定了源头,并把基因序列分析出来,把病毒也分离出来。知道是什么就好办了,有利于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,也为疫苗研发、检测和药品筛查等提供了极大的思路和可能性。
“而且,现在的科普教育很到位,还有很多缓解恐慌的节目。而这些,也给我们医务人员打足了气,对战胜这个疾病更有信心了!”林炳亮说。